「爆料:消息人士告訴ESPN,達拉斯獨行俠隊與洛杉磯湖人隊達成交易,送出盧卡·東契奇、馬克西·克萊伯和馬基夫·莫里斯,換來安東尼·戴維斯、馬克斯·克里斯蒂和一個2029年首輪選秀權。
大年初五,當國內還處在假期的鬆弛氛圍中時,NBA名記Shams Charania用一枚深水炸彈,讓本已略顯平靜的NBA成功在朋友圈搶走了“財神”的風頭。
圖源:ESPN
如果你常看NBA新聞,那麼「Woj」和「shams」這兩個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在NBA領域裡,這對曾經的師徒始終能夠以穩準狠的爆料,佔據著NBA媒體圈的半壁江山,也在分道揚鑣後,讓「誰是NBA最好的爆料記者」成為了籃球迷每到休賽期熱議的話題。
直到去年9月,隨著Woj宣布退休,算是為這項討論畫上了句點。
其實,不論從爆料的速度還是數量上看,更為年輕的Shams,近年來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球迷心中的NO.1選擇。
有趣的是,就在Woj宣布退休一個月後, Shams便隨即官宣加盟ESPN,接替了師傅留下的位置,繼續鞏固著自己NBA新聞爆料的核心角色。
從師徒到對手,Woj和Shams也塑造了NBA的一段傳奇故事 圖源:clutchpoints
不過少有人了解,僅僅幾年之前,這位NBA 「爆料一哥」的正式工作,還只是芝加哥一家小醫院的接線生。
天賦與勤勉,Shams的成功絕非偶然
80年代初,Shams的父母從巴基斯坦移民到美國從事醫學行業,因為自身的出色,他們同樣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著Shams。
就像絕大多數移民父母一樣,Shams父母對他的人生規劃無非是醫生、律師、工程師這些傳統觀念下的頂尖職業,但學生時期的Shams卻沒能繼承父母在數理化方面的天賦,反而對籃球這個「不正經」的愛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加入了國中校隊以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立志成為職業運動員。
但讓家長有所慰藉的是,Shams只是偏科,並不是個差生。他讀高一時就在寫作方面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英文老師評價他有著超出年齡的文筆,已經是一個成熟的作者。
但好的文筆無法幫助籃球夢的實現。由於平庸的球技、以及停留在174cm不再發育的身高,他在高二那年遭到校隊裁員。這對於從小鍾愛籃球的Shams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
在短暫的失落後,Shams決定利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參與體育運動——在英語老師推薦下,他加入了學校報社的體育專欄。可有限的受眾群體和高度重複的內容產出讓他並不滿足,作為一名「芝加哥土著」,他開始打公牛隊的主意。
Shams在高中校報上撰寫的報導
2011年,Shams開始在公牛隊部落格網站「ChicagoNow」上發表文章,他甚至去向網站創始人吉米·格林菲爾德推薦自己,希望成為網站的專欄部落客。當後者見到年僅17歲的Shams,問他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你爸媽同意了嗎?」
雖然對眼前這個仍略顯青澀的小男孩沒什麼信心,但當看過他寫出的優質內容後,格林菲爾德大為震撼,便給他提供了一個網站寫手的位置。於是,Shams用每天至少一篇更新,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體育新聞生涯。
體育、寫作合而為一,徹底激發了他的熱情。
學校成績、校報編輯、部落格專欄,在本該偷偷借喝酒、瘋狂party的年紀,Shams每天泡在寫作裡,雖然在同齡學生中顯得格格不入,卻也絲毫不在意。「每多寫每一句話、每多讀每一篇報道,都能為兌現未來打下更紮實的基礎。」
在Twitter還未成為主流的年代,每天癡迷於體育新聞的他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著RealGM、HoopsHype等籃球新聞網站,一遍又一遍地刷新頁面,想搶先別人一步了解到最新的交易或者新聞,然後趕快著手下一篇大作。
在高三的一堂物理課上,老師在台上做著有趣的物理實驗,全班同學都在圍觀,但這可一點都吸引不了Shams——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著名籃球記者馬克· 斯特恩發布的新聞上,在他剛點進去這個頁面的時候,猛然發現這則新聞已經有數千次瀏覽了。
儘管他已經盡他所能的主動關注這些新聞,還是沒辦法成為最早獲取這些資訊的那批人。
這次偶然的機會也讓他意識到,僅僅依靠新聞網站來獲取訊息,是遠遠不夠的。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體育記者,除了產出優質文章的能力,他更需要屬於自己的資源和管道。
他的頻道是馬克· 史特恩,而史特恩的頻道又是誰呢?
馬克· 斯特恩
他開始查閱各大俱樂部官網、電話簿,蒐集所有他能找到的「內部人員」:球隊、經理、教練、新聞記者,挨個打電話推銷自己,嘗試與他們建立關係。但現實是,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在一個高中生身上浪費超過一通電話的時間。
儘管Shams已經為自己的熱愛付出了許多努力,父母卻依舊不覺得他在這條路上能有什麼發展。在他們眼中,醫生,仍是兒子更好的歸宿。
於是,在母親的安排下,Shams去到了醫院實習。在這段期間,雖然每天面對病歷和文件,他的心思卻一直飄在NBA的各種新聞發佈上,也從未停止寫作。每寫完一篇,就以最快的速度發到各大體育新聞編輯的信箱。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體育新聞網站RealGM的編輯克里斯·瑞納在讀了Shams的文章之後,向他伸出橄欖枝。
他看到了這個17歲男孩身上獨一無二的閃光點,「他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度,並且他在工作上百分之百投入。」在於瑞納建立起不錯的關係後,他開始向RealGM投稿。
Shams為RealGM撰寫的第一篇報導
收到瑞納的回應後,Shams沒有停下追求的腳步,更頻繁地嘗試聯絡NBA內部人員。最終,在與當時的公牛球員Mike James和John Lucas III的經紀人取得聯繫後,成為了爆出這兩份十天短合約的第一個記者。
要知道,這時的他仍是個高中生。
地利、人與、天時,Shams的崛起之路
2013年從高中畢業後,Shams準備進入羅耀拉大學進修傳播學。入學前一天,他得到了一個在慈善晚會上採訪韋德的機會——這也是他作為籃球記者的第一個重大採訪。
面對面的交流徹底打開了他的思路,並且重新認識了記者這一行業。回憶起當初的感受,Shams直言,「我感覺我可以根據這個訪談寫十篇文章。」
Shams(右)採訪韋德
說服母親辭掉醫院工作後,Shams開始奔走於各大球隊的辦公室,尋找授權記者的職位。而對於生在伊利諾州,從小就是公牛粉絲的Shams來說,第一站一定是芝加哥公牛。
每天都有無數的聚光燈對準這個「籃球之神」降臨過的球隊,作為已經飽和、成熟的媒體團隊,並不需要招攬一名大學生實習記者,Shams沒能獲得資格證——他選擇轉戰媒體曝光度較低的小球市密爾瓦基。
也正是在那裡,Shams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貴人」之一——雄鹿公關部負責人丹‧史麥基克。
當時的雄鹿還沒有字母哥這位背靠背MVP加持,是聯盟中流量最少的球隊之一,Shams看準機會,申請了球隊授權記者的職位,而給予他這個職位的正是他的伯樂,丹史麥基克。
Shams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道,「丹是為我打開職業生涯之門的第一個人。」在雄鹿的經歷,讓Shams獲得了不少採訪球員的機會,也與許多球員和管理層建立起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務關係。
藉著越來越多的獨家資源和管道,在持續輸出10天短合約、訓練營合約等「邊角料」新聞以後,2014年1月14日,Shams在自己幾千粉絲的社媒帳號上爆出公牛明星球員洛爾鄧和騎士球員安德魯拜納姆互換東家的新聞。
一名年僅19歲的大二實習記者,爆出了2013-2014賽季NBA最大的新聞之一,Shams為自己的記者生涯打出了響亮的一槍。
當時已經站在業界頂尖的Woj,也是在此時注意到了這位「後浪」。
在迅速走紅之後,Shams收穫了雅虎體育、Sport Ilustrated等多家運動公司的邀請。而對Shams來說,再多的薪水,也比不上在大名鼎鼎的「沃神」手下工作的機會。
2015年9月12日,Woj做出了他職業生涯中最獨特的報導之一:記者Shams加盟雅虎體育。
Woj與Shams共同出鏡報道
加入雅虎後,透過與Woj的緊密聯繫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一邊上學一邊工作的Shams已經成為了業界最優秀的NBA記者之一。而在Shams從羅耀拉大學畢業後不久,Woj從雅虎體育跳槽到了ESPN,兩個行業裡頂尖的新聞工作者站到了兩個隊伍裡。
Shams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日子」。
他開始獨自在雅虎體育大展拳腳。在相繼而至的2017 NBA休賽季中,「師傅」Woj依舊保持著T0級水準,完成了25個爆料;而「徒弟」Shams也完成了14個,成功扛起了雅虎體育的大旗,Woj炸彈與Shams的針尖麥芒之戰,正式展開。
NBA爆料一哥? Shams的野心不只如此
因為雅虎運動的內部動盪,2018年8月14日,Shams跳槽加盟運動媒體The Athletic和Stadium,後又在2020年完成續約。
彼時選擇簽約The Athletic和Stadium兩家新時代媒體機構,而非師傅所在的ESPN或TNT等傳統媒體,也說明年輕有為的他並不滿足於一名爆料記者的身份,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更深遠的視野。
The Athletic是面對訂閱用戶的體育新聞網站,從2016年初創建以來,依靠深度體育文章和有價值的新聞報道,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歡;Stadium則是一家跨平台電視節目供應商。
原本以採訪和文章起家的他,卻因種種因素變成了業界頂尖的爆料記者。「轉會」之後,我們也能看到Shams在藉助這兩個平台開始轉型,做了許多高品質專訪以及評論分析。
Stadium就曾在自己的油管頻道上為Shams打造了一個專訪節目,他還在節目裡與霍姆格林等幾名今年的高順位新秀面對面坐下,深度了解他們初入NBA的過程和心態。
而當師傅退出江湖,自己與TA的合約也將到期,Shams轉頭堅定加盟巨頭平台ESPN的動作,更加說明了這位年輕人對於自身職業發展的規劃之長遠,以及野心之高。
完成東契奇與濃眉的交易爆料後,Shams隨即登上ESPN節目爆料背後更多訊息
一個出生於芝加哥的巴基斯坦裔孩子,從剛開始寫學校報紙,到大學時拿到了不起的成就,再到如今身處金字塔頂端……Shams的故事足以激勵更多抱有夢想的年輕人,持續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成就自己的未來。
就像Sport Ilustrated總編輯所說,「未來的Shams在這個行業是沒有極限的,現在大放異彩的他,才剛開始。」